六月的平魯區阻虎鄉,沃野田疇間一派繁忙景象。當地種植戶搶抓時令節點和晴好天氣,組織大型機械集中播種紅山蕎麥,良種搭配良法為蕎麥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平魯區阻虎鄉大干溝村的萬畝有機富硒蕎麥示范基地,同時也是當地紅山蕎麥的主產區。在基地里,大型機械正搶抓農時集中進行蕎麥種植作業。今年,基地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,在播種機械和種植技術上進行了優化升級,使得農業種植更加精準高效。
層層梯田上,一臺臺現代化的機械來回穿梭,拉開了紅山蕎麥大規模種植的序幕。朔州市木森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穆智向記者介紹道 ,平魯區是高寒冷涼地區,獨特的地理條件很適合蕎麥的生長,所以地方上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。今年,該基地一共種植了6000畝紅山蕎麥,種植的是第6年提純復壯的紅山蕎麥種子,純度能達到96%以上,使用的全部是農家肥,產出的蕎麥品質會更好。
今年,基地不僅在種子上持續提純復壯,還在農業專家的全程指導下,采用蕎麥大壟雙行種植模式,應用搭載了先進技術的新機具,助力蕎麥種植提質增效。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播種機械化崗位科學家劉立晶介紹道:“大壟雙行就是兩小行是12厘米,每兩小行之間是50厘米,這樣一窄一寬,充分利用作物實現邊際效應,更好地利用光熱資源來提高作物的產量。為了實現這項技術,我們研發了一種新的裝備,這種裝備的特點:一個是一個排種器可以實現這兩小行種子的播排;另外一個就是一個開溝器也可以實現把這兩小行種子放到種溝里。另外,還應用了電驅排種技術,這個電器排種的好處就是相對于傳統的地輪的傳動,排種更精準,而且對于排種量的調整更方便?!?/p>
紅山蕎麥作為平魯區一項特色產業,不僅為當地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,還對推動區域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近年來,平魯區高度重視紅山蕎麥產業發展,不斷推進蕎麥良種繁育和種植技術、農業機械的持續優化升級,蕎麥產量從原來的畝產180斤提高到240斤,為當地雜糧種植產業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。朔州市木森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穆智表示,去年種的是第5次提純復壯的種子,經過測產,畝產達到了240斤,比上一年的產量高出了20斤,今年是第6次提純復壯,在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老師們的全程指導下,預計今年產量會更高。(豐慧?張一波?朱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