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城區人民檢察院以“融·朗”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,堅持黨建引領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,通過創新機制、優化服務,推動檢察辦案質效全面提升,為全區域法治建設注入新動能。
“融入式”黨建,把準監督方向。該院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,建立“黨組領學+支部聯學+黨員踐學”機制,狠抓思想武裝,筑牢政治根基。通過組織專題學習、支部書記講黨課、交流研討、參觀紅色教育基地、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,引導檢察干警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堅持政治、法律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,定期召開業務分析會,將黨的創新理論與檢察實踐深度融合,把政治要求、法治精神融入案件辦理中。
“攻堅式”黨建,突破監督瓶頸。該院成立黨員突擊隊,發揚敢于啃硬骨頭的精神,大大提升辦案質效。在辦理某公安分局強制隔離戒毒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案中,組建由分管領導、黨支部委員和黨員業務骨干組成的臨時黨小組,既剖析黨性修養、政治站位,又分析法律適用,在促進強制隔離戒毒所依法、規范、有序運行的同時,也督促辦案機關規范執法司法活動,實現對涉毒工作的雙向監督,從源頭推動涉毒執法規范化。探索建立智慧檢察的新型辦案模式,充分發揮支委會的智囊作用,組建黨員先鋒攻堅三人小組,創建了“民事簡易程序案件未經裁定轉為適用普通程序類案監督模型”,發現案件疑似線索25條,成案2件,在全省檢察機關首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中榮獲優秀獎。
“暖心式”黨建,踐行檢察為民。落實“四下基層”工作機制,實現案結事了,最大限度的把矛盾消解在基層、解決在萌芽。充分發揮行刑反向銜接機制效能,通過不起訴案件辦理做實訴源治理,針對性開展釋法說理、幫扶教育。發揮民事檢察獨特制度優勢,用心辦好民生小案。聚焦追索勞動報酬、人身損害賠償等關鍵領域開展支持起訴工作,辦理支持起訴案件9件。辦理的劉某某等20人追索勞動報酬支持起訴案,綜合考慮各方利益訴求和困難之處,加強與人社部門配合協助,確定以調解為主、訴訟為輔的方針,持續跟進還款情況,成功為20名農民工討回薪資15萬余元。(武躍林)